如何判断狗是否得了狂犬病?
1、观察狗的精神、食欲和体态,正常犬应该精神振奋,食欲旺盛,体态匀称,反应敏捷。如果犬得狂犬症,则表现为精神沉郁、食欲减退,全身乏力,行为异常,如自虐(撕咬、舔舐伤口)、异食癖(如吃土、啃骨头)等;
2、观察犬的口腔,正常犬只牙龈鲜红,牙龈边缘覆盖有薄薄的、易剥离的粘膜,若发现口角下坠,舌头伸长,流涎,要及时检查是否有牙齿损伤或发炎现象并注意清洁,因为口腔细菌增多也是引发狂犬病的潜在危险;
3、被动物咬伤后,要立即用流动的水冲洗伤口,再用酒精擦洗消毒,尽快接种狂犬疫苗;
4、如发现狗狗患狂犬病症状明显,应立即就医。 需要注意的是,虽然大多数情况下,猫狗等宠物感染狂犬病病毒后会导致发病死亡,但不代表没有被传染的风险。为了安全起见,凡是接触过可能携带病毒的动物,都应该及时清洗处理伤口,并尽早注射疫苗。
我国目前对出险后的犬只采取“零容忍”态度,一旦检出犬瘟或者冠状病毒抗体阳性,一律扑杀,统一深埋处理。 所以,在预防狗子感染这两种疾病时,一定要注意定期给它们注射相关疫苗!
判断狗是否得狂犬病需要从狂犬病的临床症状方面看:
狂犬病的临床症状一般为两大类,一类为神经兴奋型,是狂犬病的典型症状。该类病犬性情剧烈变化,狂躁不安,对刺激反应异常强烈,以后有恐水、被水刺激后出现痉挛现象,进而神经麻痹而死。另一类为神经麻痹型,又称瞌睡或温顺型,此类病兽性格沉郁懒散、不愿活动、喜接近人,病兽不会主动攻击他人,但缺乏痛觉,易被误认为正常。
当病犬进入麻痹期后,从咽部、颌下及尾巴末端开始发生神经麻痹,同时体温升高,唾液分泌增多,大量流涎,不能吞咽,饮水困难,随后出现恐水症状。该病的病程长短不一,短者5天,长者1~3个月,一般为10~60天,一旦发病,死亡率为100%。
所以综合上述所述,可以很清楚的发现,狗在患上狂犬病之后,出现的第一个症状其实并不是大家普遍认为的发疯乱咬,而是精神上的萎靡等神经麻痹症状。当人们发现狗在患病初期会害怕喝水,且在后期过程中,即便看见水,即便是主动的碰到了水,但是就是无法饮水。而且还会出现流口水的等症状出现。所以,大家要及早的发现,并进行有效的防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