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鼠传染狂犬病吗?

冷宇平冷宇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

不请自来~

先说答案,老鼠会传播狂犬病,但是概率极小。 2016年5月,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(HIV)感染来源进行了调查[1]。对1980年至2014年间我国报告的1163例HIV-1感染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。结果发现1163例患者来源于27个省、自治区和直辖市,主要集中在西部和中部省份;男性占71.8%,女性占28.2%;农民占51.7%,城镇户籍者占43.1%;74.7%的患者年龄小于35岁,以青壮年为主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该研究指出“本研究的1163例HIV-1阳性者中,1156例(99.66%)的感染途径为静脉吸毒,其中737例(63.52%)为注射毒品,其余419例(36.48%)为吸入毒品”,也就是说,通过血液传播的感染途径占到所有病例的99.66%,而通过其他途径感染的仅为0.34%。 而在这些通过血液传播感染的病例里,有82.4%的病例报告存在共用针具的情况,17.6%的病例报告不存在共用针具情况。

从上述数据可以认为,除非特殊情形,例如患者同时使用血制品或接受过器官移植等,血液传播是HIV最主要的感染途径。该研究结果还表明,在静脉吸毒人群中,同性行为者比异性行为者更易感染HIV。 最后,研究团队提示,目前应进一步加强安全注射宣传,做好预防工作,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。 那么,既然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,且传播的概率非常高,为什么还要担心被老鼠传染呢?

首先,需要明确一点事实,人类感染艾滋病毒的途径仅有血液、体液两种传播途径,病毒并非通过空气进行传播。日常生活接触,诸如一起吃饭、握手、拥抱等行为是不会造成 HIV 传播的。 其次,虽然啮齿类动物不是艾滋病的自然适宜宿主,理论上无法产生抗HIV的免疫力,但是!许多研究都发现,不同种类的啮齿类动物对艾滋病都有一定的耐受性。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,可以将HIV传递至啮齿类动物体内并使其血清抗HIV抗体呈阳性反应,但此类抗体不具有阻断HIV病毒与细胞结合的功能,也不能阻止病毒的复制过程。即使小鼠能够耐受艾滋病毒,也无法将之清除,使得病毒在其体内持续存在下来。 但是,这种长期存在于体内的病毒往往并不表现出传染性,换句话说就是,就算你把感染过HIV的小鼠放到实验鼠群中去,其它小鼠也不会被感染,病毒也无法进一步扩散。所以,通常来说,人们不会因为跟一只感染了艾滋病的小鼠一起玩耍而就中招。

至于你说被老鼠咬了会感染的问题,同样不必担心。因为艾滋病主要是通过体液交换传播,唾液中的病毒载量很低,一般不会导致艾滋病毒的传播。如果你不幸被老鼠咬了,及时用流动水清洗伤口,防止破伤风感染就行了。 (▼ ̄▽ ̄)▼)

元莎莎元莎莎优质答主

病毒寄生于神经组织内,在脑实质和脊髓中分布最多,因此带有该病毒的老鼠的脑部和脊椎带有的病毒最多而且浓度最高。而狂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以带有狂犬病病毒的病犬、病猫、病狐、病狼、病鼠等患病的脊椎动物的唾液或神经组织中的病毒通过咬伤,或经破损的皮肤、粘膜进入体内而感染。通过以上对狂犬病毒的认知,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事实:

老鼠通常不具备攻击人类的体魄,很少有机会因为老鼠咬人而传播狂犬病。老鼠患有狂犬病也是携带狂犬病毒,如果老鼠咬人,这种几率也是微乎其微。

患有狂犬病的老鼠一般会在发病后3-5天内出现神经麻痹,死亡率极高,也就是说如果一只老鼠携带了狂犬病病毒,很快就会发病死掉。而狂犬病有一个独特的潜伏期,一般为2-3个月,最短8天,最长10余年。老鼠的寿命为一年,因此狂犬病毒还没有发作老鼠就死亡,很难将病毒传染给别人。

从以上事实我们可以了解到老鼠传染狂犬病的可能性存在,但是几率极低,概率小的令人忽略不计。我们还是要正确的认识到狂犬病的严重性,它是目前发现的对人100%致死的病毒,因此对于有可能的狂犬病,我们还应予以足够的重视,及时采取注射疫苗来进行预防、治疗。

我来回答
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,文明评论!